为了守护游客和建筑安全 泉州洛江仙公山新增避雷设施
洛江区仙公山因地势较高,为守景区内的护游建筑物、监控及电器设备常因雷击受损。客和近日,建筑记者了解到,安全景区山顶建筑正在增设一批避雷设备,泉州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。洛江雷设
日前,山新施记者来到仙公山山顶看到,增避10多栋殿、为守楼、护游亭相邻,客和形成颇为壮观的建筑建筑群。在多栋建筑上方,安全工人们忙着架设避雷设施。泉州仔细观察可以看到,不少建筑屋顶上都架起了由中心向四周延伸的铜棒,犹如为屋顶装上了“保护罩”,建筑下方拖着一条套着醒目黄色绝缘套的铜排。
据仙公山风景区工作人员介绍,仙公山海拔700多米,山顶的建筑及监控曾几次因雷击受损。为了守护游客和建筑安全,今年6月份,他们聘请专业团队在景区三座大殿及多处建筑物加装避雷设施,预计本月中旬可全部完工。
那么,这些设施是如何达到避雷效果的呢?据此次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庄镜源介绍,避雷的原理主要是先吸雷和引雷,最后再分散雷电。庄镜源解释,建筑上方架设的铜棒即为接闪带,能在雷雨天起到吸引雷电的作用。雷电被吸引到铜棒上后,会顺着紧贴建筑的引雷线和地上的引雷带,引到地下的接地装置,最后被分散掉。
不仅如此,他们还将采用智能设备来监测雷电。庄镜源表示,他们会在每栋建筑上加装智能雷电监测设备,这些仪器可自动监测山顶雷击频率和强度并传送到后台数据库。这些数据不仅可供后期调整避雷设施,还可让景区管理方发布针对性的防雷提醒,进一步保障游客安全。
记者了解到,除了仙公山,晋江紫帽山凌霄塔也曾因雷击受损。那么,什么样的建筑容易遭受雷击?防雷时又该注意哪些事项?
庄镜源表示,一般来说,海拔较高或处于平原地带或孤立的建筑都较容易受到雷击。如果同时满足这些条件,遭受雷击的概率将大幅度提升。目前保护建筑免受雷击较好的方式依然是加装避雷设施。
市民如果在户外遇到雷雨天该如何避雷?庄镜源提醒,应该尽快进到屋内或车内并关好门窗躲避。记得不要在树下或孤立的高楼、电线杆、广告牌等建筑下避雨,不在河里游泳或划船;不可触碰金属物品,避免使用手机。(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杨泳红 林劲峰 文/图)
(责任编辑:焦点)
- 泉州乡村振兴五花争艳 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亮点纷呈
-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 泉州市举办国防教育中国画展
- 无锡飞青岛航班空中盘旋数圈后返航,知情人:遭遇鸟击
- 美国一飞机起落架舱内发现偷渡者遗体,警方已启动凶杀组调查
- 莫吉:尤文没实力意甲夺冠,米兰有实力但也得有勇气
- 时隔多年 泉州七中“天文学社”又来了
- 泉州推出88项文旅活动 迎中秋国庆“黄金周”
- 2021年高考11月1日起网上报名 泉州设立128个现场确认点
- 世中运主场馆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明年3月竣工
- 圆满成功×2!长征系列火箭一日双发
- 时隔多年 泉州七中“天文学社”又来了
- 坠机身亡主播“唐飞机”是当地驻村干部,村民讲述救援过程
- 刚刚!2019福建高考成绩出炉!泉州第一名是他们
- 重庆航空发布中秋赏月航班 选对座位邂逅空中明月